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课后测试卷_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评卷二
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课后测试卷
一、选择题
1.小明想在暑假去隋朝大运河中心所在的城市考察,他应该去「」
A.北京B.杭州C.洛阳D.西安
2.他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,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,他是「」
A.隋文帝B.唐太宗C.武则天D.唐玄宗
3.唐朝时,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,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,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,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?「」
A.曲辕犁B.筒车C.翻车D.水排
4.右图是哪座城市的平面图?「」
A.唐朝都城长安
B.北宋都城东京
C.元朝都城大都
D.明朝都城北京
5.下列佳句中,由“诗圣”创作的是「」
A.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
B.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
C.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
D.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
6.唐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「」
A.小说B.词C.诗D.戏剧
7.某地要举办隋唐书画展,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物的作品?「」
①颜真卿②柳公权③张择端④吴道子
A、①②③④B、②③④C、①②④D.③④
8.右图反映的物品最早出现在
A.北宋的四川地区
B.南宋的四川地区
C.北宋的东京地区
D.南宋的临安地区
9.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,主要是因为
A.士大夫的提倡
B.市民阶层不断壮大
C.农民的需要
D.达官贵人的需要
10.你知道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什么时候吗?「」
A、隋朝B.宋朝C.元朝D.清朝
11.在《资治通鉴》中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「」
A.开凿大运河B.澶渊之盟
C.戚继光抗倭D.雅克萨之战
12.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作品是「」
A.《步辇图》B.《送子天王图》
C.《秋郊饮马图》D.《清明上河图》
13.在中国历史上,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性政权有「」
①隋朝②唐朝③元朝④明朝⑤清朝
A.①②B.①③C.③④D.③⑤
14.长篇小说《水浒传》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英雄好汉的故事?「」
A.隋朝时期B.唐朝时期
C.宋朝时期D.清朝时期
15.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,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。明长城的起止点是「」
A.东起鸭绿江,西到嘉峪关
B.东起山海关,西到嘉峪关
C.东起山海关,西到陇西
D.东起鸭绿江,西到陇西
16.小明在旅游时发现一株很特别的植物,他想知道这株植物是不是一种中药,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「」
A.《齐民要术》B.《天工开物》
C.《本草纲目》D.《农政全书》
17.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是谁的诗句?「」
A.岳飞B.文天祥C.郑成功D.戚继光
小学班级活动记录内容范文
18.清朝前期关闭其他港口,只留一个对外通商,这个港口是「」
A.杭州B.广州C.宁波D.泉州
19.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哪一项不符合史实?「」
A.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
B.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
C.宋元时期,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
D.明末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被称为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
20.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一个新剧种是「」
A.元曲B.汉调C.徽剧D.京剧
二、非选择题
21.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「每小题2分,共12分」
「1」唐玄宗统治前期,唐朝进入全盛时期,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。
「2」研究中亚、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_____________。
「3」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「4」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.重大举措是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「5」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「6」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2.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,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。「共14分」
「1」科举制度诞生于什么时期?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位关键人物是谁?请举出其中任意一位关键人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。「10分」
「2」明朝科举考试命题的范围是什么?那时的答卷文体被称为什么?「4分」
23.材料解析「共12分」
材料一:《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》
材料二:天朝物产丰盈,无所不有,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。
请回答:
「1」从材料一中,你可以归纳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信息?「2分」
「2」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外交往的观点,为此,清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?这种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?「8分」
「3」两则材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?「2分」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khbgs.com/minjianguigushi/14690.html